12月3日,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谌家矶大道工程现场,挖机、旋挖钻、双轮铣槽机等施工机械铆足干劲,长江新城谌家矶大道工程项目经理胡文惠表示,决战第四季度,这一工程正全速推进。

  谌家矶大道是联系老城、贯穿新城及阳逻中心区的沿江通道,每天由此经过的车辆繁多,也是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更是长江新城起步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改造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便捷主城、新城区及阳逻中心区的联系,有利于长江新区战略的实施,助力新城起步区的建设与发展。

  8月22日,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PPP项目谌家矶大道工程完成交通疏解,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及综合管廊建设。目前该工程正处于前期管线迁改和管廊、隧道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据悉,长江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PPP项目由中信建设等单位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并参与投资建设,包含长江新城新区大道(解放大道—三环线)工程、谌家矶大道(解放大道—三环线)工程、谌家矶再生水厂工程三个子项目。

  中信建设在国内承建了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2022冬奥会崇礼冰雪小镇、南京芯片之城、资阳临空经济区等重大项目,海外项目遍布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伊拉克、缅甸、泰国、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英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工程是中信建设积极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支持武汉疫后发展,进驻武汉承揽的第一个项目。

  安全体验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安全文明施工首先要落实到人。谌家矶大道工程现场每天开展班前喊话,工人进场前会进行信息收集和三级教育,结合工程进展,公司组织各工区在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场内已建成600平方米的安全体验区和多功能展厅,安全体验区分为消防安全体验区、安全防护用品体验区、高空坠落体验区、机械伤害体验区、综合用电体验区、心肺复苏体验区和VR体验区7个区域。采用虚实结合的现代化手段,实体体验项目12项,VR虚拟体验33项,展厅内还布置了BIM全息电子沙盘和项目展示。

  安全总监董南介绍,项目在现场设置安全体验区为的是以实景模拟、图片展示、案例警示、亲身体验等直观方式,将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危险行为与事故类型具体化、实物化,让体验人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体验施工现场危险行为的发生过程和后果,感受事故发生瞬间的惊险,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体验馆区域内还设有心肺复苏体验区,通过情境模拟向工人们介绍心肺复苏和外伤急救的基本技巧。项目部还与医院合作,对工人进行医疗急救知识培训。

  除项目部自行开展的安全检查外,还联合长江建投、项目公司、监理单位对工地现场进行周检、月检、节前安全检查,将发现的问题纳入问题库动态管理。同时,每周召开安全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周边环境复杂,文明施工标准高

  项目加速推进的同时,文明施工理念也贯穿始终。据中信建设武汉长江新城项目安全总监董南介绍,他们专门成立了文明施工专班,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项目部正在进行实名制系统、视频监控、扬尘在线监测、智慧喷淋、安全隐患排查系统的建设,努力打造文明施工标杆工地。

  谌家矶大道工程西起解放大道,东至三环线平安铺立交,全长约4.7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道路工程约4.7公里、隧道工程约2.2公里,新建干线综合管廊5.88公里,新建排水工程、工程配套建设监控中心一座。工程同步建设绿化、电气照明、交通、监控、通风、消防等配套设施。

  工程周边环境复杂,两侧有光缆、管道、10千伏电缆、两座加油站、部分企业和居民区,施工范围内还有一段200多米的水杉区。管线迁改工程正在进行中,虽然难度大,但文明施工标准和要求丝毫不降。

  谌家矶大道隧道工程支护结构是最先开工的部位之一。隧道施工采用明挖法施工。按照市城建局对市政工程围挡提升的最新标准,该工区门楼处及临街处都设有仿真绿篱围挡,亮化率占到整个围挡面积的30%,围挡面板上装饰有公益广告及企业宣传标语的亚克力面板。

  谌家矶隧道所在工区还设有自动测温消毒通道和人脸识别闸机入口,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实名登记,每天可以了解工人的出勤情况。进入工地后,可见扬尘噪音在线监测显示屏、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施工场地硬化、分区划线隔离、材料分类堆放。在工地施工作业区附近,一个可视化管理公示栏上贴有现场施工管理记录、施工前的申请、过程的监控、结束后的验收等情况,一目了然。

  施工区域内部也设置围挡,严格将作业区与非作业区进行分隔。

  保留300米水杉,多项举措防尘降噪

  谌家矶大道工程四工区内有一段近300米长的双排水杉种植区,形成了工地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董南介绍,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始终贯彻“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加以保护,设有水杉保留区,并在开挖区和水杉区中间设置围挡,配有喷淋设施。

  工地内泥浆翻晒区设有标志牌,裸土用6针密目网全部覆盖,旁边设有雾炮机。工地内还设有2400平方米的标准化钢筋加工场,不仅能保证工人有安全施工环境,更确保了加工质量和进度。董南说,集中加工不仅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还有效阻隔了电弧光污染,降低噪音对周围的影响。加工厂门口设有消防器材和消防沙箱,11月13日,这里刚进行了一场消防演练。

  目前,该项目正积极建设智慧工地平台,运用BIM技术可将进度计划与实际对比执行情况以指标形式呈现。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