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达股份: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05% “碳中和”下迎历史机遇
    线缆行业动态 2021-04-19


K图 002560_0

  4月15日晚,通达股份(002560.SZ)公布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9.28亿,同比增长8.09%;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同比增长30.05%;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22.73%。

  财务方面,公司经营持续提质增效,报告期内三项费用率大幅降低。具体来看,管理费用率微降0.08个百分点至2.00%;销售费用率大幅减少2.42个百分点至0.86%,该费用率的大幅减少主要系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原记入销售费用的运费、国际贸易费调整记入营业成本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0.98个百分点至0.98%,主要系公司贷款利息减少所致。

  深耕电行业三十年

  “碳中和”下迎历史机遇

  通达股份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电线电缆生产、销售以及航空零部件加工两大板块。公司前身“通达电缆”自成立以来,便一直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迄今已逾三十载。期间,通达股份曾研发出全国最高水平的特高压钢芯铝绞线等线缆,近年来又研发出了用于高铁、城轨的承力索、接触线以及多型特种电缆,产品目前不仅配套国内特高压线路,还广泛出口于南美洲的秘鲁、哥伦比亚,亚洲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德国等国。

  2020年,公司电线电缆业务稳中向好,录得营收17.81亿,同比增长7.34%。分产品来看,主力产品钢芯铝绞线系列收入金额6.39亿,同比增长14.79%;铝合金绞线等系列产品收入金额3.20亿,同比增长12.17%;铝绞线、布电线等产品线拓展迅速,收入金额1.10亿,同比增长81.38%。分地区来看,华中、华北地区贡献主要业务增量,分别录得5.94亿和2.35亿营收,同比增长64.67%、77.33%。

  作为国内主要的钢芯铝绞线生产企业之一,通达股份的规模化优势凸显。公司产品包括铝包钢系列绞线、铝合金系列绞线、铜合金绞线、接触线(铜合金接触网导线、铜合金接触网承力索)等,产品矩阵丰富,应用覆盖面广。另一方面,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应带动了采购规模的扩大,有效地降低了产品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虽然电线电缆行业成本对铝锭等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敏感,但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并采取了严格的期货套保措施,因此能够保证原材料质量和成本的稳定性。

  从客户群体来看,由于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国家主干电网建设,因此核心客户多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等大型央企及其关联企业。另外公司也在铁道工程交易中心、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多次中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电气化铁路工程中,中国铁路总公司亦成为公司的重要客户。这类大型央企具备经济实力强、商业信誉好、回款及时的特点,同时对供应商的资质、规模和重大项目业务经验等要求较高,因此产生的客户粘性也较高,通达股份产品的长期需求量有保障。

  站在行业角度,近年来,由于我国电网建设加快和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电线电缆行业需求稳步增长,近15年行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今年的“两会”中我国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并明确能源行业在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是保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等要求,另外还要在电力装备、通信设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

  通达股份作为我国电力能源产业链上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其优势产品钢芯铝绞线是我国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及特高压建设中主要采用的导线品种;公司生产的铜承力索和接触网、特种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化铁路(包括高速铁路、普通铁路)以及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随着“碳中和”、“新基建”等政策的提出和推行,公司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航空零部件制造同比大增112.39%,挺进航空业智能制造新时代

  2016年,通达股份以2.9亿元现金收购成都航飞,切入飞机零部件、工艺装备以及医疗器械零部件生产等领域。彼时双方签订的对赌协议为成都航飞航空2016-2018年承诺业绩2000万、2600万、3380万元,成都航飞每年均超额完成业绩对赌,彰显经营实力。

  对赌之后,成都航飞继续保持高速成长。2020年成都航飞医疗军工板块业务实现营收1.11亿,同比大增112.39%,贡献通达股份主要业绩增量;并实现净利润4323.26万,对上市公司净利润贡献率约为45.84%。

  据悉,成都航飞专注于飞机结构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采用“来料加工”的商业模式,因此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较高。期间成都航飞主要配套的客户包括中航成飞和中航贵飞,军方订单占比较高,包括我国现阶段正在加速列装的战斗机和教练机等,所用材料均为特殊型号,故产品也有专用性、定制化等特点。

  同时,成都航飞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德国DST智能化航空零部件柔性加工生产线,并借此重点开展航空零部件基地建设和新都区航飞航空结构件研发项目建设。资料显示,两大项目预计分别于2023年和2022年完工,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国内传统飞机零部件加工模式,实现数字化、无人化、集约化、效能化的智能高效生产。

  目前在业内,成都航飞具备技术水平高、研发周期短、工艺路径优化、设备先进等整体优势,尤其在大型复杂结构件工艺研发上拥有较强优势。凭借航空零部件的高精尖技术,公司还在报告期内增设医疗事业部,开拓医疗零部件业务。

  “十四五”继续

  “立足主业,深耕军工”

  通达股份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立足主业,深耕军工”的既定战略。电缆方面,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公司将在巩固行业地位的同时,加大轨道交通等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拓展国内外大型总包企业客户及其他民品市场。

  军工方面,公司会继续推进全资子公司成都航飞“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新都区航飞航空结构件研发项目”的建设,将成都航飞打造为智能化、数字化的工厂,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夯实长期发展基础。另外公司还将继续寻找军工领域优质标的,并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积极将通达股份打造成优质的平台。

  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则拟利用阶梯电价错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梳理整个生产、采购流程,优化资金结构减少管理和财务费用;强化期货套期保值工作,重设整个套期保值流程,强化进、销、存数据的真实有效,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