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划定120个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区域 消除高铁行车隐患
    线缆行业动态 2021-05-13

  在《铁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10个月后,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具体措施在北京得到落实。

  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近期划出120个铁路沿线区域,以紧邻线路30米范围内为重点,安全保护区和桥下空间为核心地带,在铁路沿线聚集的城镇区和安全隐患突出地带,集中整治外部环境隐患。

  北京市委、平安北京建设领导小组平安铁路建设协调专项组(以下简称“专项组”)近日发文显示,专项组划定了120个北京市域范围铁路沿线需“疏整促”重点区域,称2021年将优先安排特勤任务较多的高铁和干线铁路沿线、市效铁路沿线、枢纽重点线路沿线为“疏整促”重点,并逐步覆盖全市铁路沿线周边。

  这120个重点区域涉及京张高铁、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雄高铁、京广高铁、京沈高铁等6条高铁沿线区域,同时还包括京哈、京沪、京广、京承等9个普速铁路沿线区域。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这120个重点区域中,高铁沿线整治区域42处。其中京张高铁需整治区域最多,为12处;京广、京雄、京沪高铁和京津城际依次为10处、8处、6处和5处;京沈高铁1处。文件显示,整治潜在问题最普遍的就是铁路沿线两侧简易房、库房、违章建筑的彩钢板问题。

  如专项组指出,京广高铁在丰台区赵辛店和房山区独义村,高铁桥下及两侧彩钢板库房、简易房公寓、圈占、堆积、大型电缆仓储经营等问题严重;在西四环路丰台区与石景山区交界处,特别是丰台区青塔村城中村范围内安全隐患极为突出。

  专项组要求,除这120个需纳入疏整促的重点区域外,各辖区可结合实际确定铁路沿线重点地段,专项组将据此定位与全市疏整促调度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会商解决方案,推进铁路沿线的疏促工作和廊道景观提升,从根源上推进平安铁路建设。

  近期,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铁路局”)管段内铁路沿线环境整治问题突出,因大风引发的接触网挂异物和被彩钢板砸坏事件,仅4月28日~5月7日10天内,就达10起。

  其中,5月1日京广高铁定州东至保定东间接触网挂异物,导致京广高铁上下行部分列车晚点,一度造成京广高铁华北段拥堵,数百趟高铁列车晚点,北京西站拥挤不堪(详见中国经营网5月1日报道《大风致接触网断电受天气影响华北地区连续4日高铁列车晚点》)。

  当晚,北京铁路公安局石家庄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称,5月1日中午,京广线高铁定州市境内因大风吹扬地膜,致接触网故障,警方在线路附近查获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的耕地使用者赵某某,正开展调查;随后,5月4日一天,发生接触网挂异物和被砸坏情况更是达到了5起。

  就此,北京铁路局北京工务段综治内保科科长任大兴称,从4月30日大风预警发布开始,该段就有五六十人每天在不同工区步行巡视,同时还通过“添乘”机车方式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任大兴表示,虽然铁路部门对沿线存在的彩钢棚等定期调查建立了台账,但许多施工单位这类建筑物是动态变化的,施工成本也很低廉,个别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施工企业“红线意识”不强,往往会出现加固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形成影响铁路运行的安全隐患。同时,个别地方管理部门存在不重视、不配合铁路部门的情况。“铁路毕竟是企业,管理办法真正要落实到位,还必须有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联合起来加大执法力度。”任大兴说。

  2020年7月9日,国家铁路局、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铁集团等7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方案》在“整治工作任务”第一项就提到,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对铁路沿线轻飘物及各种风险开展集中整治。落实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各方责任,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方案》更称,重点整治铁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塑料大棚等轻质建筑物,防止大风天气条件下危及铁路运输安全。《方案》要求,铁路运输企业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全面排查,共同确定安全隐患及整治措施,由地方人民政府按标准加固轻质建筑物等设施。

  4月30日,国家铁路局发文称,近期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铁路发生因环境因素导致的事故较上年下降了27.4%,路外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14.5%。截至目前,全国已消除高铁沿线各类安全隐患6万余处、普速铁路沿线各类问题14.4万余处。部分省(区、市)开展铁路沿线安全环境专项巡查,有效防范问题反弹复发。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