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东股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必然利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
    线缆行业动态 2021-06-25

中国目前已经把实现“碳中和”纳入长期的规划目标和短期重要任务,必须要把握“碳中和”的时代主题,绿色低碳经济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包括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沿海核电、电力外送通道、电力系统调节等: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根据万联证券测算,以2020年为对比期,“十四五”期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年均增长有望突破90GWh。分领域看:风光核等新能源发电、输配电并网升级、特高压为代表的“新基建”等将直接受益于“碳中和”相关基建投资。

特高压领域:截止2020年年底,我国已成功投运“十四交十六直”共30条特高压线路,跨省跨区输电量达1.4亿千万,累计送电量超2.5万亿千瓦,未来随着新能源装机量高速增长,特高压线路将持续增加,以确保新能源电力外送通道畅通。中电联提出:2025年前加快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特高压外送通道和东、西部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建设,2035年前形成东部、西部两个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总输送容量超过6亿千瓦,促进清洁能源和电能占比分别提升至47%、41%,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达峰并逐步下降。

光伏领域:2021年3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达150GW,“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70-90GW,预计2021年新增规模55-65GW。风电板块:2020年10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 2020)提出:“十四五”期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超3200万千瓦,平均年新增600万千瓦以上。

核电领域:核电是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至关重要。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测算认为2020-2035年我国将保持每年开工建设6-8台核电机组,到2025年,核电在运规模达70GWh左右,在建规模达到36GWh左右。截止2020年年末,我国核电装机49.89GWh,这意味未来5年核电新增装机量约为20GWh。

储能领域:随着风光装机量高增长和并网快速推进,储能对于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至关重要。根据多省市规划纲要和政策,政策端已要求强制新能源配置10-20%的储能,根据万联证券预计,到2060年电化学储能装机总量将会超过1600GWh,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作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3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方案提出: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电力系统碳减排是能源行业碳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碳达峰”是基础前提,“碳中和”是最终目标。需要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

根据中电缆数据,我国能源燃烧占全部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四成左右。随着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更多碳排放从终端用能行业转移到电力,电力行业碳减排压力将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工业促进自身碳减排、支撑全社会碳减排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截止2020年底,远东股份仅就电线电缆领域营收规模仍旧是行业首位,并且在风电电缆核电电缆光伏电缆、绿色建筑电缆、特高压电缆、中低压电缆、特种电缆等细分市场市占率均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并且远东曾先后服务于天宫二号、核电华龙一号、白鹤滩水电站、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并与绿色建筑、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智能交通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未来智能化、数字化、电气化的进一步推进,远东在电线电缆领域将会有更加亮眼的表现。

相关证券:远东股份(600869)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