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郏燕波徐怡) “感谢专业人员上门指导,帮助我们完成了信用修复申报。不然,顶着‘失信’的帽子,公司在融资、并购、投标、评优评先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6月25日,溧阳市某生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去年12月,该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而受到行政处罚。“发现问题后,我们及时改正了,但行政处罚记录成了我们的‘污点’。”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因处罚的存在,公司在参与评优评先时无法出具所需的“零瑕疵”信用报告,因而与许多奖项擦肩而过。

  信用修复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失信企业开通信用修复通道,绝不是为违法者逃避惩罚、洗白记录“开后门”,而是为企业提供改正错误、重塑信用的“复活”机会。

  溧阳市发改委、信用办、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近日联合组织开展了今年第一期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对各板块中存在失信行为且修复可能性较大和修复意愿较强的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该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企业发展服务团”会同溧阳市信用办,迅速组建信用修复服务小组,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现场指导。

  “打开‘信用中国’网站,点击‘信用修复’一栏,根据提示下载相关模板,填写后上传,就可以快速完成修复工作。”每到一家企业,信用修复指导服务小组工作人员都会对所需的材料清单、修复流程等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我自己尝试申报了两天都没通过,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3分钟就搞定了。”溧阳市某电缆材料有限公司为高效的上门服务“点赞”。

  信用修复服务小组提醒广大企业,正常情况下,相关部门对企业相关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后,会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企业将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直至完成信用修复。企业主体若不能高度重视,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