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海缆产业蓬勃发展,随着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海缆带宽需求增长势头愈加强劲。

2023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投资研究报告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中指出,随着国际互联带宽需求剧增,全球海缆进入新旧更替阶段,近年来海缆投资进入新一轮高潮。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产海缆条数达469条,总长度超过139万公里;根据已公布的计划,2023~2026年,还将投产80条海缆,总长度约39万公里。

2022年5月丹麦、德国、比利时与荷兰四国在2022年5月签署联合声明,承诺到2050年将四国海上风电装机提至150GW;美国能源部2022年1月发布的《海上风能战略》,计划到2030年美国海上风电装机量需达到30GW,2050年需要达到110GW。

海外多国纷纷提出发展海上风电的同时,我国的海上风电装机量也处于高速增长中,截至202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已超3000万千瓦,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占比达一半左右。据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海缆行业空间有望达到460亿。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约占全球的54%,“目前沿海省份已经明确的‘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装机目标已经超过76GW。在政策推动下,叠加建设周期和补贴政策的影响,今明两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

2023年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04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1万千瓦。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3.76亿千瓦,同比增长11.8%,其中海上风电3089万千瓦。风电投资完成约249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了多个上游赛道实现高速发展。

下半年海上风电行业有望进入饱满建设状态,同时给行业带来饱满订单拉动。

今年以来,受海上风电装机并网需求持续释放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Choice数据显示,包括大金重工、天顺风能、上海电气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在一季度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风塔及相关产品生产商天顺风能净利润增幅达506.88%。

多家上市公司也对未来海上风电业务充满信心。上述天顺风能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近期海上风电项目开工量较多,公司层面也在加紧部署相关的风电设备生产,目前产能利用率十分理想。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报告》显示: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1.50GW增长至6.90GW,年均复合增速28.96%;2014~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0.23GW增长至3.06GW,年均复合增速53.93%。

海缆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向陆上电网传输电力的功能。全球海缆交付量从2014年的1954km增长至2020年的5836km,年均复合增速20.00%;我国海缆交付量保持更快增速,从2014年的158km增长至2020年的2904km,年均复合增速62.45%,保持较高增速。

风能电缆同获发展机遇

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国风机设备公开招标容量达73.3GW,同比增长72.5%,招标规模已远超去年全年。2022年,全国风机设备公开招标量预计将达90-100GW,冲上历史高点,为上年48.4GW的两倍左右。

招标量是风电开发景气度的晴雨表,超预期的招标量意味着风电装机需求的确定性凸显。随着订单的执行落地,预计2023年全国新增并网容量将超60GW。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目前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正陆续开工,第三批项目审查正抓紧推进。各省区出台的各类“十四五”规划中,风电、光伏的新增建设规模已高达810.2GW。

海上风电需要耐高压、高强度的海上风能电缆的支持,海上风能电缆约占海风项目总成本的8%-10%。国内使用的输电海上风电电缆一般是35kV的阵列海上风电电缆和220kV的送出海上风电电缆。

风能电缆按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电源线,按材料可分为橡胶绝缘电缆、柔性塑料绝缘电缆、低烟无卤绝缘电缆等,其品种繁多,规格丰富,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

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60亿元,同比上涨54.1%。2021年受海风发电抢装潮影响,增速显著提升,随后有所回落并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2-2025年增长率为37.36%,2025年将达到254亿元的市场规模。

鉴于近年来风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国家战略投资力度的加大,电缆宝了解到风能电缆成为一些电缆厂家进军的新领域,也成为电缆厂家利润提高的竞争点。国内的电缆企业纷纷上马风能电缆设备,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目前,国内风能电缆已经从进口转为国内采购,已经有近百家电缆企业有能力开发出风能电缆,国内风能电缆年产能达220.0万公里。

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提高。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离岸200公里范围内,我国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22.5亿千瓦。截至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三千万千瓦,持续保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

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中国基本上累计装机量占了全球将近一半,过去十年每年新增的量也是全球的一半。中国市场的进步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进步,中国为全球大规模开发风电提供了基础。

近几年,我国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已趋近饱和,全球80%以上的海上风电位于60米以内的近海海域,且面临与近海养殖、渔业捕捞、航线开发等争夺有限资源等问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而深远海可开发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风频更优质。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