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2时45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造成矿井被淹、4名矿工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后,长治市立即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全力抢救被困矿工,研究制定救援方案:一是分别在主斜井、副立井安设水泵排水;二是在地面适当位置施工钻孔进行生命探测和排水。

  本次抢险救援共调集长治市矿山救护大队、潞安集团救护大队、晋煤集团救护消防中心、襄垣县矿山救护中队、长治县矿山救护中队和沁源县矿山救护中队等6支矿山救护队、173名矿山救护指战员,同时调集山西潞安金源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6台车载钻机,连续奋战10天10夜,投入水泵20余台,敷设排水管路6000余米,排水总量9万余立方米,施工生命探测钻孔2个、排水钻孔4个,入井683人次,使用救生艇侦察搜索巷道800余米,步行搜索巷道3800余米。至11月5日1时30分,4名遇难矿工遗体全部找到并升井,抢险救援工作基本结束。

  回顾本次透水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主要有以下启示。

  启示一: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多措并举。在多次救援实践中发现,每一项救援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均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状况。如果仅寄希望于某一措施,一旦这项措施在实施中遇阻就会严重耽误抢险救援工作。在本次救援中,除了在主斜井安设4台水泵排水外,还克服困难在副立井安设2台水泵排水,同时调集6台车载钻机在地面施工2个生命探测钻孔和4个排水钻孔。然而,在主斜井排水过程中排水软管发生破裂、水泵发生故障;在地面施工4个排水钻孔时,有2个钻孔因遇坚硬岩石和偏斜而未能施工成功,这些状况均影响了救援工作的进度。因此,在事故抢险救援中,必须做到多措施同步实施,全力施救。

  启示二:生命探测钻孔应当优先施工。生命探测钻孔是探寻被困人员的重要生命通道,可以用来向被困人员传递全力施救的信号,坚定他们避险生存的信心,而且在一时无法立刻施救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钻孔向被困人员输送食物、沟通交流,维持被困人员生命体征。如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中,救援人员发现提升后的钻杆底部有一根被人系上的铁丝,由此确认井下被困矿工幸存,并通过钻孔向井下矿工输送营养液,经过8天8夜艰苦奋斗,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抢险救援工作取得成效。在本次事故救援中,在地面设计施工2个生命探测钻孔,优先对生命探测钻孔进行测量放线、平整道路和场地,先行抵达矿井的钻机优先施工生命探测钻孔,而且2个生命探测钻孔分别于10月28日13时45分、29日23时50分率先与井下巷道贯通,并及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生命探测,虽未得到回应,但优先施工生命探测钻孔的做法应当坚持。

  启示三:救援决策应充分依靠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在煤矿水害事故中,抢险救援工作面临的地质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多,需要依靠地质防治水专家对可能透水水源、透水通道、透水量、补给情况、巷道淹没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事故救援工作才能做到科学、安全、有效。本次救援邀请了来自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水文所、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的5名地质防治水专家组成抢险救援专家组,在确定井下淹没区域、估算透水量、选取地面钻孔位置、协助制定救援方案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科学施救提供了技术支持。

  启示四:建议设置井下紧急应急报警系统。本次事故当班全矿入井104人,22时45分,井下安全员使用设置在3-30113运输顺槽内的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井下发生透水。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打电话通知井下各处撒人。10月26日凌晨,100人安全撤到地面,4人被困井下。在本次救援中,在3-30113运输顺槽延伸段内发现2名遇难者,这2人在事故发生时可能因接近透水点来不及逃离而遇难;在15号煤行人暗斜井70米处、75米处发现另外2名遇难者,这2人如果能早几分钟接到事故信息,也许就可以跑出70多米的斜巷而幸存。因此,可在井下推广类似于消防报警系统的井下紧急应急报警系统,在所有作业地点安设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装置,井下一旦突发情况,现场作业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直接触发报警装置,通知井下其他作业地点人员迅速撤离,从而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

  启示五:建议进一步提升矿井排水系统及装备的可靠性。一是建议所有矿井在井筒安设备用排水系统。本次事故最大的教训就是矿井被淹后井下通风、供电、排水等系统瘫痪,在主井筒、副井筒安设水泵耗时较长,如主斜井第1台水泵在事故发生近20个小时后才安设到位,副立井第1台水泵于事故发生2天多后才安设到位。因此,建议矿井吸取此次事故教训,投入少量资金在井筒敷设备用排水系统(包括电缆、管路、潜水泵),遇淹井突发情况可直接启动,减少损失。二是进一步研发和推广高效能的排水装备。本次救援耗时近10天10夜,累计排出水量9万余立方米,整体排水效能仅约为375立方米/小时,投入的20余台水泵排水能力最大的仅为240立方米/小时,而且个别水泵多次发生故障,严重制约矿井排水效能。目前市面上已出现电压等级6千伏、功率4000千瓦、扬程850米、流量1100立方米/小时的大功率潜水泵,这种水泵基本能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煤矿,建议推广。我国发生的透水事故以老空水害居多,因老空水一般偏酸性,容易使潜水泵受腐蚀而发生故障。因此,建议研发和推广不受酸性老空水腐蚀的大功率潜水泵。

  另外,目前水害事故救援中多采用高压排水软管。与传统的钢管相比,这类管路易于连续敷设且在巷道内可以直接拐弯,省时省力,但也因受限于耐压等级而存在扬程不够、易爆裂等方面的问题,如在本次救援中,主斜井敷设的排水软管就多次发生爆裂。因此,建议进一步研发和推广供水害救援使用的耐压等级高、扬程大、可靠性高的排水软管。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