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城区线缆入地“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坚决完成兰州市城区线缆入地“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打赢2020年城区线缆入地“攻坚战”,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了本方案。

兰州2020年计划实施线入地路段151条

根据方案可知,2020年计划实施线缆入地路段151条,打造30条示范路段。对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民政道路指示牌等线缆全部实施入地,彻底实现“净空”。

事实上,线缆入地工作已于3月5日复工,目前南滨河东路线廊建设南滨河东路线廊建设正在进行路面线廊开挖,分东西两侧同时进行,西侧开挖深度约80公分,东侧已拆除人行道板砖,开挖深度约20公分,材料已陆续进场,围挡、绿植覆盖、告示牌、人行改道已按要求落实,并要求在确保施工进度同时,做好人员防疫工作。

兰州市2020年城区线缆入地工作共分为4期,3月15日前完成前期摸排;3月16日— 9月30日完成线廊建设;6月1日— 11月30日完成线缆入地;8月1日—12月20日完成后续的处置清理。

1.前期摸排。完成2020年151条城区线缆入地路段、示范性路段的架空线缆基本情况的摸排。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提出管道扩容、过街及引入引出需求。城区线缆入地实施单位根据各线缆产权单位的建设需求,完成道路开挖手续的办理工作。

2.线廊建设。根据调查摸底实际情况,加快线廊建设,按时完成线廊扩容建设,满足各类线缆入地需求,分三个批次实施。

第一批次:3月16日— 5月31日。完成第一批次67条路段(其中12条示范路段)线廊建设任务,同步建设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等线廊,及时移交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开展线缆入地工作。

第二批次:6月1日— 7月31日。完成第二批次48条路段(其中11条示范路段)线廊建设任务,同步建设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等线廊,及时移交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开展线缆入地工作。

第三批次:8月1日— 9月30日。完成第三批次36条路段(其中7条示范路段)线廊建设任务,同步建设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等线廊,及时移交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开展线缆入地工作。

3.线缆入地。结合摸底情况,按照“摸清一条,实施一条”的原则,严格按照时限和标准要求完成管道线缆穿放、设备优化更新、线缆接续成网,分三个批次压茬实施。

第一批次:6月1日— 7月31日。完成第一批次67条路段(其中12条示范路段)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等线缆入地工作,及时移交市城管委开展线杆、架空线缆清除工作。

第二批次:8月1日— 9月30日。完成第二批次48条路段(其中11条示范路段)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等线缆入地工作,及时移交市城管委开展线杆、架空线缆清除工作。

第三阶段:10月1日— 11月30日。完成第三批次36条路段(其中7条示范路段)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等线缆入地工作,及时移交市城管委开展线杆、架空线缆清除工作。

4.处置清理。在各线缆产权单位完成线缆入地后,对原有架空线缆及线杆进行清理工作。对未按时限要求入地和无权属单位确认的线缆、线杆集中进行清除。结合线缆入地情况,分三个批次压茬实施。

第一阶段:8月1日— 9月30日。完成第一批次67条路段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等线缆、线杆清除工作。

第二阶段:10月1日— 11月30日。完成第二批次48条路段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等线缆、线杆清除工作。

第三阶段:12月1日— 12月20日。完成第三批次36条路段通信、公安“全球眼”、交通信号灯、道路指示牌等线缆、线杆清除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线缆入地工作,兰州市专门成立了“兰州市城区线缆入地工作指挥办公室”。2018年11月12日,全市城区线缆入地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中讲到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城区线缆入地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持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努力为兰州早日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环境。

线缆入地工程的实施是助力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截止目前,兰州市2020年城区线缆入地工作前期摸排已经完成,随即步入了线廊建设阶段。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兰州大街小巷中抬头就能望见的相互交织的“蜘蛛网”将会得到有效的清理,因此,对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改善城区市容市貌,净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