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华凌电缆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坚守品质,勇攀企业发展高峰
    电缆宝聚焦 2024-06-01

5月3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企业家记者见面会,请4名民营企业家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与记者见面交流。会上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王兆波介绍,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要坚持技术创新引领。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策略,建设完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前沿技术探索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和工艺流程改进,完成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省技术创新项目70项。

二要培养与引进人才。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重要一环。依托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组建外部专家团队,依托企业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核心人才组建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舰船等几大创新团队,为企业创新提供原动力。目前企业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高级工程师、技师队伍达到100余人。

三要数字化转型赋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生产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将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引进MES、ERP、数据采集终端等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其中高性能电线电缆离散型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获批2022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四要持续强化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制造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公司一直十分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厂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报质量问题不罚,发现质量问题奖励”独创性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文化,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遵循“瑕疵也是质量问题”的管理标准,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守住底线。

据王兆波介绍我国核电建设初期,一台核电机组壳内电缆,咱们核算成本也就500万元,远低于国外企业2亿元报价。技术的受制于人、国家发展的急迫需求,让我受到很大触动,所以从2006年开始,华凌电缆就开始核电站系列电缆的自主研发,2008年完成1E级K3类系列电缆的研发任务。2012年我们取得了国家颁发的K1类核电电缆特许研制任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2016年获得了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和设计许可证,可以说这是对企业十余年创新的一个认可。

企业自主研发的核电用1E级K3类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完全自主化;60年寿期和严酷环境用电缆材料试验也取得了国家检测中心的测试报告,高性能用长寿命电缆材料已得到广泛工程应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电线电缆,弯曲次数可达3000万次以上,拖链次数可达2000万次以上,达到行业领先。目前,企业已具备生产核电站1E级系列、三代非能动系列、华龙一号、四代高温气冷等电缆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先后为荣成CAP1400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海阳山东核电AP1000项目等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