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一周年。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最新披露的数据,自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2月31日顺利收官,履约完成率达99.5%,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

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

一年来,全国碳市场的高光时刻位于去年12月,当时,第一个履约期临近,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当月配额总成交量1.36亿吨,总成交额58.14亿元,占一年成交量和成交额的比重均近七成,最高价62.29元/吨同样诞生在该月。

第一个履约期结束之际,不少控排企业收获颇丰,京能集团去年通过出售配额获利4.5亿元,大唐发电和华能国际去年碳交易收入也分别为3亿元和2.69亿元。

不过,与大型电力集团轻松完成履约且还可获利不同,部分中小电厂则面临不小的履约压力。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均有超过10家企业未完成履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火电厂是我国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主体。在清洁低碳转型过程中,火电厂既要完成自身减排任务,同时也要承担服务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电源支撑作用。“由于电煤紧缺,火电厂燃烧混煤是常态,再加上调峰波动运行,客观上增加了准确获得碳排放量的难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低碳处处长石丽娜指出。

此外,与履约期临近时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碳市场多数交易日挂牌协议交易量跌至10吨。其中,6月挂牌协议成交量290吨,成交额1.72万元,创下一年来挂牌协议交易的月度新低,加上大宗协议交易的77万吨,6月总成交量也只有77.029万吨。


什么是碳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ETS) 是基于市场的碳减排重要政策工具,是碳定价机制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在一个典型的碳市场中,主管部门向企业发放排放配额,并要求企业在履约周期(一般为一年)结束时提交与其排放量相等的配额。配额短缺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向配额富余的企业购买配额,形成的碳价格信号能够引导全社会实现低成本减排。

中国自2011年起开始探索碳市场建设工作,于2013年至2015年间先后启动了“五市二省”试点碳市场,为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2015年的中美气候联合声明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建设国家碳市场。2017年,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并于2021年7月16日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开始正式交易运行,是中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虽然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全国碳市场仅纳入了电力部门,但其已覆盖全国4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全国碳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取得了哪些进展?


首先,碳交易体制机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2020年12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是现阶段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法规基础。登记、交易、结算等配套管理文件,以及发电行业总体设计方案及配套技术指南的发布,标志着“1+N”碳市场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其次,配套基础设施已经投入运行。记录配额的持有、修改、支付和注销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以及负责交易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已分别在武汉和上海落户运行,为碳市场运行提供了平台保障。

最后,在数据质量管理上,碳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进一步完善。这直接推动了发电企业开展煤质参数实测工作,提升了中国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还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关于碳市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尚待发布明确的路线图。

其次,市场活跃度相对较低,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约日期之前,价格发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最后,在第一个履约期内出现了个别企业数据造假的情况,数据质量全流程风险控制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据悉,未来几年,中国全国碳市场将从电力部门扩大到多个行业,并最终覆盖8000多家企业,覆盖中国70%的能源相关碳排放。我们相信,一个成熟的中国国家碳市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并在不久的将来引领全球碳定价制度的发展。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