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建工基础集团而言,2019年是特殊的一年。今天,它迎来了100周岁生日。在跻身上海企业“百年老店”之际,实现今年收入和新签合同额双双破百亿元,企业能级跃上新台阶。

  百年基业长青,离不开代代基础人坚持的精益求精,离不开代代基础人传承的工匠精神。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础人在上海、全国乃至全球缔造了大批经典工程、传世之作,逐步成为建设行业的领军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百年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发展阶段的开始。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将提高总承包管理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拓展上海、国内、国际三个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专家型企业”。

  这百年

  是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百年

  百年沧桑,砥砺前行。1919年,外商“康益洋行”成立,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家建筑基础专业公司——这便是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的前身。扎根建设领域一个世纪,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历久弥新,走出了新内涵、新活力。

  建国后,康益洋行收归国有,发挥建设专长,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期间,上海建工基础集团也通过不断转制和改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上海建工基础集团深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成党章进企业章程,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健全完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体制方面,积极实施项目管理新模式,将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开。在上海建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子后,基础集团对原有企业进行“削枝精干”“剥离改制”,整合优势资源,跟随上海建工实现整体上市,实现国有建筑老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在运行机制方面,从上到下建立了经济责任制,有效调动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建设者建好工程的积极性。

  在专业结构上,桥梁、深基础、隧道、管道、水工等五个专业工程进一步完善,核心技术进一步巩固,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延伸。

  在地域结构上,以长三角市场为主战场,以深圳、珠海、天津作为南北二翼战场,带动其他区域专业市场,依托独特的专业特点和领先的专业技术,较好实现了重点区域市场平稳发展、重点区域与其它区域专业市场协调发展的总目标,“全国化”战略布局取得新突破。

  经过一系列改革,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目前,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已经转型成现代施工企业,拥有近2200名员工,形成以桥梁、深基础、隧道、管道、水工等五大主要工程领域为支撑的业务板块,拥有多项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及岩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十三五”以来,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这百年

  是固本培元、勇于创新的百年

  作为一家技术导向企业,创新与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动力、竞争力。一个世纪以来,面对一系列世界级工程挑战,基础人不畏艰难,敢于突破,培养出一大批技术专家和各类管理人才,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坚持“科技兴企”发展战略,深化发展企业核心技术,建立以项目为研发主体,以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对重大技术方案和科研规划进行审核和决策的技术研发管理体系,把超前技术储备作为研发方向,解决在建工程技术和质量难题作为企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基础人推进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深化和发展传统优势技术。

  积淀多年,硕果累累。在桥梁技术方面,基础集团在北横通道北虹路立交工程中,完成双节预制大型立柱拼装施工工艺,为我国首创;迪士尼景观人行桥在国内首次采用圆弧形单边悬吊索结构。

  在管道沉井施工技术方面,基础集团在黄浦江上游闵奉原水支线工程MFZ-C02标工程中,首次在国内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进行顶进施工;以自主研发破硬土压沉系统技术完成镇江大港水厂取水工程41.2米超深双沉井下沉。

  在深基坑施工技术方面,基础集团率先试验成功150米超深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创造了国内复杂软弱地质条件下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最深纪录;徐家汇中心项目虹桥路地块工程进行全球最深80米的CSM工法试验和实践。

  在水工施工技术方面,基础集团以自主研发的海缆埋设机在水深达到200米以下的海域进行海缆的埋深作业;在南海完成了800米水深无中继海底光缆敷设施工。

  目前,上海建工基础集团获得一大批科研项目荣获国家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主编参编多项国家级、地方级行业规范;多项工程荣获国家詹天佑奖、鲁班奖,连续四次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国内外建筑行业享有较高荣誉。

  在人才培育方面,上海建工基础集团通过“人才强企”战略,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涌现出一批工匠、工程师和管理人才。比如,以全国劳模陆凯忠为代表的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点的先进典型个人。改革开放以来,共有15名员工分别被评为全国或上海市劳动模范,多名员工被评为全国或市以上各类先进。

  1993年,因建设南浦大桥中做出突出贡献,上海建工基础集团被上海市政府特色命名首家为“建设铁军”。至此,“铁军精神”在基础人中代代传承,成为宝贵精神财富。多年来,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坚持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坚持“建一座工程、树一座丰碑”,经过积累,凝结形成了“无坚不摧、奋发向上”的企业作风,承担一项项高、大、深、重、新、精的建设工程。

  这百年

  是服务国家战略、行稳致远的百年

  近期,市民们可以看到:周家嘴路大型越江隧道己顺利通车;龙耀路越江隧道续建工程南、北线盾构顺利穿越28幢老旧民房;江浦路大型越江隧道西线盾构正掘进穿越黄浦江底最深处;新疆最大单体桥梁、首座混凝土斜拉索大桥可克达拉特大桥顺利通车;临港新片区“海鸥状”拱门成为快速道路标志“门户”……这背后,都活跃着基础人的身影。

  作为中国基础施工企业的主力军,上海建工基础集团跟随国家战略,始终与祖国、与上海同频共振,在中国建筑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创造了众多上海及全国“第一”。

  新中国成立,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先后承建中苏友好大厦吊装、广西柳州大桥、黑龙江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沉箱、江苏大屯煤矿沉井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至第五个五年计划初期做出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投身基础设施建设,承建了全国各地一大批钢铁厂、电厂、水厂的桩基、地基、取排水和诸多江河桥梁、通讯光缆等经典工程,助力国家改革开放建设。伴随浦东开发开放,先后承建东方明珠电视塔、浦东国际机场、合流污水治理,以及轨道交通1、2、3号线等等,建造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地标性工程。

  围绕桥梁、深基础、隧道、管道、水工等五个专业工程,工程项目屡创纪录。例如,在桥梁工程领域,建设多座国内“第一”桥梁,如第一座大跨径双塔双索面全漂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南浦大桥,当时世界第一跨径斜拉桥——杨浦大桥,当时“世界第一拱”——卢浦大桥等多座黄浦江大桥,当时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主通航孔桥,中国第一座跨径超越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等。

  在深基础工程领域,20世纪70年代率先研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80年代,国内首次尝试采用逆作法工艺,在上海电信大楼工程中进行地下围护结构施工。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在建的14、15、18号线等均有基础集团负责承建的重要标段,足迹已遍布深圳、天津、南京、沈阳、昆明、乌鲁木齐、福州、绍兴等各大城市。

  在隧道工程领域,基础集团着力研发轨道交通盾构区间施工关键技术,具备了结构设计、设备加工及施工生产相配套的实力。基础集团已参建全国运营及在建轨道交通盾构区间近两百公里,具备盾构机拆装、维护、保养等实力,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在管道工程领域,着手顶管技术的研发与施工,是国内最早进行相关技术研发的专业施工单位,达国际先进水平。近日,在“亚洲第一顶”珠海平岗—广昌原水供应保障工程第二标段中,单次顶进2329米,再次刷新国内顶管单次顶进距离之最。

  在水工工程领域,基础集团敷埋海底电缆达2000余公里,施工工艺从单纯的敷设逐步发展为边敷边埋,海缆的埋设深度从初期的埋深1.5米至现在3.5米,最深可达5米。在风电场海缆施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施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百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始终保持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让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的事业薪火相传,基业长青。”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党委书记朱建明表示,基础人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职工提供发展的平台、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把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推动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始终把创造和积累精神财富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提升“软实力”,打造一支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队伍,凝聚起发展的力量。

关注“电缆宝”公众号

免费获取采购、招标、现货、价格最新信息

采购招标 | 现货市场 | 厂商报价